新文站网
语文英语怎么说chinese(语文)
2023-02-04 13:34:37

一、语文的由来

“语文”的语源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缩略为“语文”一词出现19世纪80年代。

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国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故当时称为“国文”课。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魏冰心、程其保、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人大量使用“语文”一词,当时已经出现“语文课程”的说法(《在母语课程的源流中重新审视课程的目标取向》),叶夏二人亦开始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1950 年,教育部制定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稿)》开始使用“语文”名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以老解放区的语文课本为蓝本改编、修订而成的。叶圣陶先生等人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随后被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母语课程通用名称。

二、语文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

1956 年,受前苏联教育经验的影响,教育部主持编订了中学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大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实施的第一套语文教学大纲,它“按文学史和汉语知识的体系进行直线式排列”,在编排上有严格的逻辑顺序,其中的汉语知识体系到现在还在影响我国的语文教学。

2000年,教育部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和过去的大纲相比,新大纲有很大发展,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精神。其次,过去的教学大纲比较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 《标准(2011 年版)》不主张系统讲授知识,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随文学习知识,在运用中学习知识。

其一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其二,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其三,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其四,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

三、语文教材

传统的语文教材主要有经学教材、蒙学教材、文选教材三种类型。 这种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经学教材构成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一套较完整的课程、教材体系,一直被沿用到清朝末年。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人们熟知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据统计“三”、“百”、“千”用字,总字数为2708 字:其中, 《三字经》1140 字, 《百家姓》568 字,《千字文》1000 字,剔除重复用字,得单字字种1462 字。

传统语文教材诸多的选本中,最优秀且影响和流传最久远的当首推《文选》和《古文观止》。《文选》开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之先河,一直为后世所仿效。这种文选传统延续到近现代,成为语文教材的一种主要模式。

《初中国语课程纲要》(叶圣陶拟)、《高中公共必修国语课程纲要》(胡适拟)等一系列中学课程纲要也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教学原则、内容、方法及各阶段教学要求。这表明我国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现当代语文教材的课文篇目中,新近创作的反映时代新生活的鲜活的作品仍然不多,反映学生周围日常生活的作品更少,而主题过于宏大、历史性过强、政治性过强、思想过于深刻,带有说教性质的选文,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20 世纪30 年代是我国语文教材建设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此期丰富的语文教材为以后的语文教材编制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资料和经验。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叶圣陶、夏硏尊主编的《国文百八课》(1935 年开明书店出版),主要供初中国文教学及自学者使用,共六册(后只出到第五册),每册十八课,故总称“百八课”。开明书店出版的一系列教材很有特色。如《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乙两种(甲种为白话本,乙种为文言本), 《开明高级国文读本》(白话本)、《开明文言读本》等,这些教材扩大了选材范围,着重选取各式各体的实用文章。

1945 年,胡乔木主编、新华书店出版的《中等国文》可以说是解放区中学语文教材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我国语文教材的编排方法,基本上是两种:分编法、合编法。

1952 年下半年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被介绍进入中国,它对中国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教材建设中,值得关注的是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出了《汉语》课本和《文学》课本。1959 年6 月,国家确定语文为重点学科,从此,语文在中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性质得以确立。1963 年5 月,教育部制定出《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这个《大纲》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正式的中学语文大纲,具有重大意义。课本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根据1963年的《大纲》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新编十二年中学语文课本》,初一着重培养记叙能力,初二着重培养说明能力,初三着重培养议论能力。它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编选顺序和结构一直沿用下来。可以说这套教材是新中国成立后,继文学、汉语分科教学之后,第二套改革力度最大的中学语文教材。

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我国中学教育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体系逐步形成,出现了“一纲多本”新格局。

语文教材具有双重的价值,即教材的原生价值和教材的教学价值。必须明确,语文教材有两种价值,语文教学主要着眼于教学价值。语文教学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例如,从大量的记叙文、散文中,他们可以了解到革命战争年代的斗争生活,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人物,旧中国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的黑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崭新风貌,伟大祖国美好的自然风光,异国风情的画卷等等;从大量的说明文中,他们可以获得有关建筑艺术、物候天象、自然生态、现代科技以及思维科学等等方面的生动有趣的知识;从大量的议论文中,他们可以明白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怎样治学、怎样正确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等等方面的道理。因此,范文也是学生获取各类信息资源,借以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凭借。

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对范文的教学来完成的。课文是整个语文教材的主体。范文是教学的例子,范文是学习对象,范文是训练的凭借,范文是文化的载体。

1962 年,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问题,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作了书面指示: “吾人首须措意者,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此后,“文质兼美”便成为我国一贯坚持的选文标准。

第一,选文要注重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播。主导文化的主要特征是教化性,就是要教育普通的公众,使他们服从于社会的群体整合、伦理规范、秩序安定。大众文化中学生的青春偶像是“三星一家”即歌星、影星、球星、畅销书作家。 但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语文教育中却根本没有地位,许多教师也很少把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开发。其实,优秀流行歌曲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它真切地体现了青少年的心路历程和情感挫折,为他们分担着成长的烦恼,缓解、稀释了青少年的内心冲突,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共鸣和认同感,可以满足他们在爱、自尊、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等方面强烈的情感需求。 商务印书馆2004 年出版的深圳市一名普通中学教师严凌君编写的语文读本《青春读书课》中也收入了崔健的流行歌曲《一无所有》

第二,选文应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反映传统文化。

第三, 选文也要适当吸纳外国文化。一是要注意选文的国别、题材、体裁、时代、流派的多样性。二是就同一篇外国作品而言,要选取最佳的翻译版本作为课文。

第四,要注重语言规范。选文语言应该注重语音修辞,富有音乐美; 选文语言要注重词语修辞,选用表义效果最佳的词语;选文语言应注重句子修辞。注重句子修辞,主要是指选文中的句子应该符合连贯、周密、简练、生动的标准。 修辞格,是人们为取得最佳的语言表达效果而创造出来的一些相对稳定的表达方式。

四、语文的学科范围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一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一是记忆和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知识,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化学。任何语种都属于语文的范畴,文艺文和实用文都是语文中的文章体裁,不仅仅是指文学的东西才是语文。

文章VS文学

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是文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章法则知识:语体文法、文章体裁及作法、修辞学、辩论术。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艺所用的材料虽是日常语言,似乎不如别种艺术那样需要特别素养,但是语言文字的驱遣,究竟要有过人的敏感和熟练才行,这也不比别种艺术来得容易。

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积极主动的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语文学科性质

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十几年来从未停止,有持工具论者,有持人文论者,课标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观点。自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开始,课程性质的定位由“工具”论到“工具———人文统一”论;语文工具不是一般的物质工具,而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工具。言语工具的特点是它同思想内容密不可分,而思想内容所体现出的精神实质就是人文性。课程目标由“知识能力”论到“语文素养”论;课程结构的设计由单一必修课到必修选修双课并行;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合作、探究;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

六、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的形成等。

七、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积累与运用,上面的那些方法都是积累的重要手段。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可用在诸多方面,譬如:社交、写作、演讲……无不与我们密切相关,有人学习语文很有一套,但运用时却是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来。其实学的目的就是用,这是纲。

倡导自主学习,教师要解放思想,敢于放手,改变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学生能做的事,老师不要做,那种从字词段落到主旨、写作手法、课后练习,面面俱到,讲深讲透的包办做法要坚决抛弃。

阅读方法知识开发不足的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

八、古文教育

学者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成为课标修订重点,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至72篇。

九、写作教学

主张多写、多改,规定写作的次数、字数,主张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就写作实践本身提出写作能力要求。

写作教学建议中再次强调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尤其是学生作文,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高分,把作文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写成的文章内容“假大空”,形式“八股化”、“模式化”,根本谈不上个性与创新。“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说,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这就要求作文不能造假,要说真话,抒真情,写个性,有创意,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培养正确的作文价值取向。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作文的功利性很强,但功利性强并非就一定能适应社会需要。

所以,作文教学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即书面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书目:

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

夏丏尊、叶圣陶《文章讲话》《文话七十二讲》

十、语文界三老

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张志公先生,全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界同人尊他们为“三老”。“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下半(1949~1998年)语文教育界的主流思想,指导了全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三老”语文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是语文工具观,这是在中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经历三次融合,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但是,并不是说随随便便什么材料都可以拿来作“例子”的,这例子必须是文质兼美的、积极向上的、富有启发意义和创新精神的。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悉必须反复实践。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在于能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孤立地就语文谈语文,永远谈不清楚语文,孤立地就语文学语文,也永远学不好语文。

附录:《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报告》札记

1.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他学科的基础。

2.英语教育对中国的语文教育造成了一定冲击。

3.大语文教育: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科学定义了语文学科的内涵,越发受到重视,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明确了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4.语文教育需要融入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立德树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5.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学习,从传统讲学向设计、引导、组织学习过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有信息技术条件丰富学习手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运用语言文字。

6.语文学科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突出了语文学科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主要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三个方面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功能。

7.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是新课标语文教学内容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8.语文教材变革的特征:从一纲多本到统编教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红色基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工具性与人文性)

9.初中语文学习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语文习惯的培养,注重考察课内内容;高中注重考察课外拓展,因此容易发生脱节现象。

10.1983年,语文试卷的分值由原来的100分增至120分,1993年增至150分。1984年,首次将现代文阅读引入高考,选文以社科文为主。1986年,科技文阅读进入高考语文试卷,从而形成社科文、科技文和文学作品交替出现的局面。1991-2006年,语文组又进一步研制出语文能力层级。

11.新时期语文教育发展的特点:服务立德树人,引领素质教育;守正创新,贴近时代,考查综合素质;降低试题难度,回归教材与课堂;创新题型情境设计,强调实际应用。

12.有待探究的问题:语文教学的写作流于形式的困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写作能力?如何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套作、抄袭问题?如何加强作文评分管理,提高评分质量?如何协调信息类阅读与文学类阅读的关系?如何加强命题的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加强试题情境设计和跨学科命题?衔接阶段的教学难点(语文教育难以量化和评估)

语文课程要面向生活。有人指出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存在八个方面的失衡:政治思想性强、文化人文性弱;统一性、标准化多,个性、多样性少;学院气、学究气浓,生活气息、时代气息淡;官僚气、中央味浓重,民间气息、地方味轻淡;对崇高追求、牺牲精神的歌颂多,赞美生活的美好,品味世俗生活的乐趣少;强调阅读能力的训练多,关注阅读的兴趣少;强调文笔写法多,对文章情感关注少;强调考试评价方法多,使用其他评价方法少。

当前,汉字教育出现了“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要转变汉字教育理念,不能把识字写字学习当做阅读、写作的附庸。

猜你喜欢:

1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有哪些(富含现

2 :二年级作文展示——流浪猫的自述

3 :励志名言名句(什喜两地残联开展志

4 :关于亲情的文章(两篇亲情美文:阎

5 :名言名句简短5字(感恩节的名言名句

6 :励志文章(深度揭秘)励志人生:不

7 :人生哲理的句子唯美短句英文简短(

8 :四年级写植物的作文(我们教你 如何

9 :姜伟不再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

10 :唯美语录人生哲理说说,精辟走心!

上一篇 下一篇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qianzhihe@vip.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内容系会员发表,真实性自行斟酌,本站概不负责!

新文站©2016~2024